數據傳輸是指數據源(傳輸的起點)和數據宿(傳輸的終點)之間傳輸數據的過程。數據傳輸是信息傳輸的一種形式,這里主要指與電腦北京網站建設相關的數據傳輸。根據數據源和數據宿的位置,數據傳輸可分為內部傳輸和外部傳輸兩類。
1.機內傳輸
數據源和數據宿在同一臺計算機上,即計算機外部設備與CPU之間的數據交換稱為機內傳輸。總線常用于計算機中各個設備之間傳輸數據,它們之間通過接口連接。從廣義上講,接口是指兩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之間的連接部分。由于上位機和各種輸入/輸出(Input/Output,1/0)設備相對獨立,它們一般不能直接連接,必須經過一種簡稱為I/O接口的轉換機制。 1/0接口除了實現設備之間的物理連接外,一般還應具有地址譯碼、信息交換、數據緩沖、數據類型轉換等功能。
上位機與1/0設備之間常用的數據傳輸方式有四種:程序控制方式、中斷方式、DMA方式和離線傳輸方式。
程序控制模式:利用程序中的指令來控制外部設備與處理單元之間的數據交換。
中斷中轉:需要與處理單元交換數據的外部設備向處理單元發送中斷請求,處理單元響應中斷請求,暫停正在運行的程序,使用中斷服務子程序完成數據交換,并返回到交換完成后暫停執行的程序。
DMA (direct memory transfer) : 當高速外部設備(如磁盤)請求交換數據時,外部設備直接與內存交換數據。
離線傳輸: 設備之間交換數據無需CPU 的控制,直接交換數據。2.機外傳輸
當數據源和數據宿相距較遠時,數據傳輸需要借助公用通信線路或專線完成,稱為機外傳輸。遠程終端與計算機、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數據交換都是對外傳輸。在進行外部傳輸時,傳輸線中的傳輸信號是代表數據的脈沖。在距離較遠(大于1km)的情況下,需要對線路中傳輸的信號進行處理,使其頻率包含在線路使用的頻段內,這稱為調制。線路的發送端需要連接一個調制器,線路的接收端需要連接一個解調器,將傳輸的信號還原為數據接收部分可以識別的數據脈沖。兼作調制器和解調器的設備稱為調制解調器(Modem)。數據傳輸線路分為四種類型:低速線路、中速線路、廣播傳輸和數字傳輸。
低速線路:是利用原有的電報傳輸線路改進而成,有公共換乘線路和專線。傳輸速率不大于200bps(每秒200個二進制位)。
中速線:是利用電話傳輸線改進的。音頻通道公共傳輸線傳輸速率為600-1200bps,專線傳輸速率為2400^-9600bps
廣播傳輸:采用FM廣播系統加裝設備,將廣播數據和廣播節目集中在一起,可以被多個接收站接收。也可以使用衛星中繼。衛星上轉發器支持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為60^-120bps,數字傳輸:個音頻通道的傳輸速率可達56000bps,同軸電纜傳輸速率為1.5^-12Mbps,光纖通信傳輸速率可達100---1000Mbps。
在數據傳輸過程中,干擾和設備故障往往會導致傳輸的數據出現錯誤。為了檢測通信錯誤,在傳輸數據中提供了冗余檢錯碼,這些冗余檢錯碼按照一定的數學關系與傳輸數據組合在一起。當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出現錯誤,不符合預定的數學關系時,就可以被檢測到。錯誤的數據傳輸可以通過重新發送來糾正。
我們專注高端建站,小程序開發、軟件系統定制開發、BUG修復、物聯網開發、各類API接口對接開發等。十余年開發經驗,每一個項目承諾做到滿意為止,多一次對比,一定讓您多一份收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