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局域網中,計算機、終端等設備被視為“節點”,通信線路被視為“線路”。這些節點和線形成的拓撲連接方式稱為網絡拓撲。
網絡的拓撲結構反映了網絡布線的結構關系,對網絡的性能、可靠性和成本計算有重要影響。因此,網絡拓撲結構不僅在網站設計中起著重要作用,而且在網絡建設和網絡管理中也起著重要作用。
LAN 和WAN 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它們覆蓋的地理范圍。局域網設計的主要目標是覆蓋一個公司、一所學校、一棟樓甚至幾棟樓的“有限地理范圍”。它在基本通信機制上選擇了“共享媒介”和“交換”方式。因此,構建一個局域網具有什么樣的物理拓撲結構,采用什么樣的介質訪問控制方式及其各自的特點,下面一一介紹。常見的局域網物理拓撲有總線拓撲、星形拓撲、環形拓撲和由星形派生的樹形拓撲。總線型拓撲
在總線拓撲結構中,所有節點都通過相應的硬件接口(三通連接器)連接到無源公共總線,并在總線的每一端安裝一個50歐姆的終端電阻(稱為“阻抗匹配器”)來抑制信號反射。干涉)。采用CSMA/CD通信控制方式,即任一節點發送的數字信號都會沿總線傳輸,并被總線上的其他節點截獲。它的傳輸方向是從發送節點到總線的兩端。一個廣播結構,如圖5-6所示。
在這種結構的網絡中,每個節點上的適配器(網卡)都有一個收發器,數據會以“幀”為單位發送出去,只有匹配幀目的MAC的節點才會收到動作.
總線結構的優點是安裝簡單、易于擴展、成本低、可靠性高。如:1OBase-5、1OBase-2標準以太網。
隨著Fast Ethernet的出現,這種傳統的、低速的總線型網絡已經被淘汰,但作為LAN的一種結構,大家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。1.傳統總線以太網特點
(1)廣播通道,每個節點地位平等,沒有中心節點控制,數據幀的傳輸總是從發送節點向兩端傳播,其他節點可以監聽數據幀。
(2) 通信介質為同軸細電纜,通過三通連接器與節點相連;傳輸速率為10Mbps,最大傳輸距離為185米。
(3)媒體接入方式采用以太網的CSMA/CD協議。2.傳統總線以太網不足
(1)共享總線,負載高時網絡通信效率很低。
(2) 網絡對總線故障更加敏感。一旦總線出現問題,整個網絡就會癱瘓。
(3) 由于這種結構在網絡中存在數據沖突問題,不適合實時性要求高的應用。
我們專注高端建站,小程序開發、軟件系統定制開發、BUG修復、物聯網開發、各類API接口對接開發等。十余年開發經驗,每一個項目承諾做到滿意為止,多一次對比,一定讓您多一份收獲!